供需高速增长煤炭行业整合与技术进步加快
根据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的预测,世界能源需求在未来20~30年里仍将保持较快增长,而需求增长主要来自于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
据预测,世界原油的消耗将由2003年的8000万桶/天,增长到2015年的9800万桶/天,2030年将达到11900万桶/天,年均增长约1.5%。由于原油价格高企,直接导致天然气价格快速上升,使原来预计的天然气高增长演变成天然气和煤炭需求的快速增长,预计未来二三十年,煤炭和天然气的增长将保持在2.5%左右。
据统计,世界、亚洲、中国煤炭总需求在1980~2000年平均增长率为0.87%、3.87%、3.44%,亚洲地区增长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97倍。2001~2004年,世界煤炭需求增长率为5.39%,低于亚洲的10.20%和中国同期平均增长率13.35%。根据发达国家的历史数据统计,由于中国现阶段进入重化工业时期,能耗增长在未来十年可能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占中国一次能源70%的煤炭需求也将保持较高的增长。
行业资源整合稳步推进
2007年1月22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煤炭行业“十一五”规划》,2007年4月,发改委又公布了《能源“十一五”规划》。两个规划表明,煤炭产能仍然将保持较快增长。根据规划,如果以“十五”末23亿吨为基数,那“十一五”末煤炭有效产能将达到30亿吨。
我国将加大煤炭行业的整合力度,产能趋向集中,这将增加行业对下游产业博弈能力。“十一五”期间,我国重点建设10个千万吨级现代化露天煤矿和10个千万吨级安全高效矿井,将形成6~8个亿吨级和8~10个5000万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同时,“十一五”期间将完成煤炭液化、煤制烯烃的工业化示范,为后十年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另外,煤炭生产和社会成本完备化:“十一五”规划,强调切实落实中央财政对国有重点煤矿增值税定额返还和所得税返还政策;加快煤炭税费制度改革步伐,把煤矿企业税负降到合理水平;完善煤炭企业成本核算制度,将资源、环境、安全、劳动力、转产发展等费用足额纳入生产成本;推进电煤价格与市场价格并轨。
在新的时期行业政策引导下,煤炭行业成为未来国家需要增强国有资本控制力的行业。在国有资本加强控制的方针和国家安全生产需求下,煤炭行业的集中和整合,成为兼顾行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内在需求,这也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在国家进入能源依赖的发展阶段和国家希望能够发挥资源品对节能减排的调控作用下,煤炭下游需求依然强劲。因此,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煤炭行业景气将处在高位运行。
影响能源消费结构的三个因素
首先,是欧盟通过的能源新政策。2007年3月8~9日,欧盟各国同意,到2020年单方面将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全部能耗中的比例提高到20%,同时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在1990年水平上削减20%。欧盟首脑会议经过协调将上述数字作为具有约束力的“强制性目标”写入了会议最终文件。
其次,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能源导向。欧盟的能源新政策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启示,温室气体来源于人类燃烧的石油、煤等化石能源,因此推广清洁能源和减排本是一个问题。
《京都议定书》将在2012年到期,但科学家们今年初发布的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确认,气候变暖“很可能”由人类活动所导致,并预言本世纪内气候变化可能达到灾难的程度。因此,全球依旧面临着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遏制气候变暖趋势的艰巨任务。在能源消费中增加环保成本可能是未来的一种趋势,不排除我国在未来对能源消费方面有重大的策略出台,从而影响能源的消费格局。
第三,是加大力度推进节能减排。在2006年,我国万元GDP能耗三年来首次出现下降,但却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万元GDP能耗降低4%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2%的目标。2007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的关键年、攻坚年。国家发改委2007年将采取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动技术进步等八项措施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同时,全面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加大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的支持力度,形成40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加大力度推进节能减排,这将一方面提高煤炭需求行业对煤炭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将降低煤炭产品的表观需求量。但同时应该看到,“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需要资源品价格作为重要的市场化手段,这将支持煤炭价格高位运行。
需求旺盛新建产能开始释放
2007年一季度,全国煤炭经济运行总体状况继续保持较好发展态势。国内煤炭资源供应总量继续增加,煤炭出口减少,企业库存下降,国有重点煤矿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趋好,煤炭价格上涨,主要特点是:煤炭产量增加;煤炭供应增加,增幅同比上升明显;煤炭出口减少,进口增加;社会库存虽然同比增加17%,但国有煤矿增幅较小;煤炭产能仍在快速扩张,近几年每年原煤产量增幅均在2亿吨以上;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不断高增长。
从2003年开始,全国煤炭固定资产投资迅速提高,2006~2007年新建产能释放。2005年以来,国家统计局样本的原煤同比增长基本保持在15%左右。根据2006年新增1.17亿吨推算,2006年底产能为23.8亿吨,与原煤实际生产总量持平。预计2007~2009年,我国煤炭行业约有2亿、2.4亿、2.5亿吨的产能释放。以2006年底23.8亿吨产能为基数,按存量产能3.8%技改增长,每年约5000万吨的淘汰产能计算,2007~2009年将新增供给2.38亿吨、2.87亿吨、3.08亿吨,增长率分别为10.25%、11.27%、10.82%。
从煤炭固定资产投资,存量资产技改,落后产能淘汰综合考虑,煤炭产能未来年均增长10%左右。
从和谐发展观和煤炭行业科学发展规律来看,产能在未来将保持较快增长,但整合进程也在加快。在煤炭供给高增长的同时,煤炭需求也相对旺盛。目前,我国煤炭需求主要来自于电力、建材、冶金、化工四大行业,约占煤炭总需求的80%以上。根据主要需煤行业增长情况分析,尤其是火电增长率的回升,预计煤炭未来需求增长仍将保持在12%~14%。
技术进步促进生产效率提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的新理念、新工艺和新技术不断渗透到煤炭科学技术领域,有力地促进了煤炭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首先,勘探、开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以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为核心的精细物探技术,结合其他的高精度、数字勘探技术的应用推广,极大地提高了井田的精细化勘探程度,为大型矿井设计提供了资源保障。深井、厚冲积层条件下的矿井建设水平不断提高,采用钻井法、冻结法两种凿井工艺,基本解决了近600米厚松散冲积层的矿井建设难题,达到国际****水平。千米深凿井技术和工艺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立井井筒施工速度达到每月230米以上,创造了世界纪录。煤巷、半煤岩巷掘进技术装备得到长足发展,研制成功了一系列高可靠性的半煤岩巷掘进机,配合巷道锚杆锚索支护新技术,显著地提高了巷道掘进施工的机械化水平,为我国代化矿井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其次,装备水平得到提升,高产高效矿井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近几年来,我国自主研究开发了:具有国际****水平的大功率电牵引采煤机;具有电液控制功能的大采高强力液压支架;大运力重型刮板运输机及转载机,大倾角、大运力胶带输送机;可为开采煤层厚度5米左右、配套能力每小时2500吨、年生产能力600万吨的综采工作面提供成套装备及开采工艺;在比较复杂的开采条件下实现高产高效。到2005年底,全国符合高产高效矿井建设条件的煤矿共有197个,产煤6.35亿吨,人均工效达到17.5吨,百万吨死亡率为0.04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接近或达到了世界****水平。 本稿由绿环泵业公司www.lhby.cn整理 第三,煤矿瓦斯、火灾治理等安全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目前,属于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煤矿的原国有重点煤矿90%以上开展了瓦斯抽采工作,年抽采量达到20多亿立方米,其中40%被用于瓦斯发电或作为民用燃料。基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全矿井安全监测系统和远程集中监控系统被普遍推广应用,并研究开发成功地音监测仪、微震监测系统以及电磁辐射装置,矿区火灾隐患识别及控制新技术研究也取得了突破。
第四,洁净煤技术使得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加快发展。
煤炭的洗选加工是洁净煤技术的源头,经过十几年的攻关,重介选煤技术取得积极进展和广泛推广,实现了传统洗煤工艺的升级和改造。同时,浮选技术也日趋完善,有效地提高了精煤回收率和浮选效果。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煤炭洗选技术装备可以满足年产500万吨大型选煤厂建设的需要。
近年来,与煤共伴生资源利用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地面和井下相结合的煤层气抽采利用技术、煤矸石发电、土地复垦、洁净开采以及矿井水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都取得了积极进展,使矿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了初步成效。在煤炭资源综合加工利用方面,煤炭的洁净燃烧技术、煤炭气化、液化技术以及其他煤化工技术已经从工业试验研究阶段,逐步向工业化、产业化阶段发展。年产50万吨甲醇、15万吨二甲醚生产线已经建成投产,煤炭加工转化技术近期可望取得重大突破。 |